日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结果。湖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绿色金融学院)两位教师成功获批立项,分别是赵清军博士、副教授主持的国社科青年项目《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类型分化及推进策略研究》,姚金海博士、教授主持的国社科一般项目《金融能力与资产建设视角下新就业群体社保韧性生成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实现了学院教师牵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零”的突破。
赵清军博士、副教授
赵清军博士的研究是在城乡融合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探析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类型特征、分化机制及其动态演变,以及对应的差异化推进策略。该研究对于城乡融合发展乃至共同富裕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姚金海博士、教授
姚金海教授的研究以个人资产发展账户为核心载体,探索兼具适配性、灵活性、抗风险性与可持续性的政策工具组合,通过制度障碍识别、账户结构设计、激励机制构建与数字化平台搭建,构建新就业群体社保从“能力提升”到“资产积累”再到“韧性优化”的集成改革路径,为新就业形态下社会保障的优化路径提供理论分析工具,拓展FCAB理论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边界。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科研处的科学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管学院通过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显著提升了项目申报质量与立项成功率。学院始终坚持“党建领院、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人才兴院”发展理念,推动教学、科研与服务地方一体化推进。通过强化有组织科研,组建跨学科团队协同攻关,鼓励教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加上此前王心静博士、副教授获批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学院本年度累计获批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占学校同期国家级立项总数的100%,实现历史性突破,为学校科研工作贡献了积极力量。相关成果反哺教学改革,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彰显了集体智慧与团队协作的重要作用。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有组织科研模式创新,以团队攻关为抓手,完善高层次人才培育与激励机制,稳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实现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和学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